肿瘤科

日期:2019-08-14

(1)PI:王彩莲

(2)科室概况: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始建于1992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以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综合性肿瘤专业科室。以肿瘤综合治疗为科室的突出特点,是江苏省目前实力较强的肿瘤学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是东南大学临床肿瘤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已成为江苏省重点专科。

科室现有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床位73张,月均入院病人数200余人次,月门诊平均人数400余人次。科室人员包括医疗、护理、技术和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组技术人员由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等专业人员构成。护理专业人员均接受过肿瘤内科和/或肿瘤放射治疗的专业培训。肿瘤科现有职工5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讲师)6人,住院医师3人;放疗物理师及技师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7人,护士14人。科内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6人。

肿瘤科临床业务特长:在食管癌、脑转移癌、骨转移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水平已经得到社会和省内同行认可,其中,鼻咽癌放疗的水平在江苏省位居前茅;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泌尿生殖系肿瘤、软组织肉瘤等疾病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肿瘤内科治疗手段的开展已与国际专业水平的发展接轨,强调治疗的规范化,技术水平完全符合985和211全国重点大学附属医院专业科室的要求。肿瘤科在常见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肿瘤内科治疗方面依据学科最新发展信息、循证医学证据和专科的基本原则来制订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对肿瘤病人实施的规范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已经是工作常规。规范的治疗、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室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广大肿瘤患者的认可和赞赏。总之,我院肿瘤科经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分支机构及设置齐全,学科梯队较完善,技术先进,已在省内外确立了良好的学术地位。

肿瘤科以临床肿瘤学教研室为教学载体,开展和/或参与研究生(博士/硕士)、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的肿瘤学、临床肿瘤学概论、临床肿瘤学、分子肿瘤学、内科肿瘤学、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工作,承担大量的临床肿瘤学的临床带教工作。肿瘤科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科室以医学院肿瘤学系为教学基地,承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理论课教学工作。科室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近十项。高质量肿瘤科研论文SCI收录累积影响因子30分以上。

为了扩大科室在业内的影响度,每年还多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肿瘤学不同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我科先后成功年举办“江苏省肿瘤内科规范及进展”、“江苏省肿瘤护理规范及进展”的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肿瘤热疗临床方法学习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习班”。在苏皖地区组建了以“平等、协作、资源共享”为原则的东南大学临床肿瘤学学科网络。这个学术平台得到了东南大学和医学院校院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利用这个学术平台我们依靠和团结苏皖地区11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肿瘤专业科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诸如学术讲座、互动查房、病案分析等的继续教育工作,同时还开展了两项药物的多中心研究。肿瘤科医疗团队的技术人员及护士长每年至少一次参加国内外国际专业领域内高水平学术会议。科室已将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学术活动予以量化并加以考核。我科目前有硕士生导师四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将我科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积极的工作氛围传递到全国各大医院,为科室带来良好的外界形象。

学科带头人王彩莲主任,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博士,东南大学医学博士。长期从事肿瘤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87年起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并承担了大量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工作。2010年留学归国后,申请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已发表多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为4.9分。

东南大学已将肿瘤学列入未来医学院及医院重点扶植和发展学科之一,现在的肿瘤科年轻而又有活力,科室正成为向更高层快速发展和成长的科室。

近三年承接药物临床试验4项。